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 措。因此,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途 径,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大意义 。
一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从当前形势来看 ,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 情况不容乐 观 , 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时代特征 , 在校园里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 , 校园文化蕴涵着师生员工共同 的价值观念、大学的精神、校风 、教风、行为准则等等 , 这些都对学生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 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创建一个和 谐、优美、宽松 、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 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 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 , 积极构建一个以 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 , 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 为支撑 , 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 、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 , 营造一个教书育人 、 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
2. 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江泽民同志指出 :“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 一个重要阵地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网络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由 于网络具有覆盖面广 , 信息容量大 , 信息传递速度快 , 直接面向对象 , 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等优点 , 而且对于好奇心强的学生也乐于接受 , 因此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未来德育教育的新天 地 。
学校在开展德育进网络工程中 , 首先要加大网络建设的投入 ,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传 媒技术 , 如互联网 、闭路电视 、录像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 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世界最前沿的 动态 、国内外形势发展动态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 , 提出正确的观点 , 对学生进行 正面地教育和引导 ; 其次是建立专门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 全面加强高校的党建和团建 网站 、校园网 、学院网、班级网的建设 , 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 积极开展以网 络为载体 , 形式多样 、 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使网络成为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 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 最后是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 加大对网络的监控 力度 , 规范网络行为 , 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 , 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 理道德观念 ,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 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一 , 开展基本国策和形势政策教育 。 形势政策教 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 通过设立形势资料报告库 , 定期在校园里组织形势报告会 , 让 在校学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 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 , 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 ,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以 “ 八荣八耻 ” 为主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它为高校的思想道德教 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和研究优势 , 努力拓宽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途径 与形式 , 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 让大学生群体知荣明耻 , 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 在高校 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要注重三个结合 :①社会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充分发 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主渠道作用 ;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 充分 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 , 发挥教师言传身教 的作用。第三 , 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 ,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过程中 , 针对 青年学生喜欢参与性活动和竞争性活动的特点 , 鼓励学生以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善于创业 的精神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 , 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业余科技发明 、社会调
查 、勤工助学等等活动 , 来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 实现社会实践与校 内教育、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二 、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适应文化开放的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 高,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 对外开放的国策, 对外开放的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广泛 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另一方面, 伴随着各种思潮的传入,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 元化, 打破了原先封闭条件下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一枝独秀的局面, 出现了文化多样化 的发展趋势, 同时在多元化中还伴有强势文化的扩展 。 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 价值观念对我 国的主流思想的冲击更为严峻 。 而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必将对高校大 学生的思想信念、 道德伦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开放的环境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 育的难度, 并对其所处的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 真研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切实做到体现主旋律 、 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 能, 也不可能使学生的思想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 必须突破高校和社会的隔离 。 牢牢地把握 这个趋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勇敢的迎接社会和世界上各种思潮和文化, 以非凡的 毅力抵抗不良思潮和文化的侵蚀, 以超人的能力辨证吸收借鉴其中的先进成果 。 在教育过程 中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判断 、选择 、适应能力,才能更好 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2. 完善大学教育的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思想 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影响教育对象的目的 。 新形势下, 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目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教育内容注入了鲜活的思想 、 知识, 在进行政 治教育的同时,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 、 形势与政策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 精神教育 、诚信教育以及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教育 。与此同时,还充实了指导大 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 人格健全完善 、 崇尚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择业就业等方面的 内容 。 教育目标也不再仅仅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 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思 想政治教育目标,注重开发大学生的潜能,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科学 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 、善于创造 、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强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 。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 “ 基础工程 ” 抓好, 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 学 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 。
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方法仍然固守传统的讲授 、学习 、 规劝、说服 、强迫执行 、训诫、奖惩等形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 只有进行方法创新, 如建立良好的校风,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包括教师的教风 、 学生的学 风和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 启发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不仅把知识传给学生, 也把人生观、 价值观、 思维方法传给学生,还要用治学的态度 、高尚的品格 、奉献精神去影响学生) ,加强大学生 深入社会实践活动, 繁荣学术社团, 增加人文讲座等,才能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内 容变化发展的要求, 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 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大学 生所接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推动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格发展要经历以 人的依赖关系的 “ 依赖人格 ” ,以物的依赖关系的 “ 独立人格 ” ,个性全面发展的 “ 自由人格 ” 三 个阶段。 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 。 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会学生
学会做人 。 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 。不仅要使学生 学会生存,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关心,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 、关心社会 、关心人类 。我国著名 的文学家讲过, 一切彻底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 一切彻底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 美国品 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 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 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 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 。 用人单位一致反映, 大学生首先要做人,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 他们讲, 人都做不了,还做什么事,只能做坏事,只能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人格 、道德品质 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 、竞争能力的培养 、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 、更根本、更重要。以现 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 以现代人的视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 把学生培养成有志有为、 德 才兼备的人,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变化和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思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都呈现出科学化、 复杂化特点,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科学含量, 思想 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科学思想、 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过程 。 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研究中注重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丰富其方法体系; 借 鉴心理学知识, 形成了心理咨询法; 利用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形成了网络教育法;运 用美学知识等形成了情感熏陶法 、 形象感染法等,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 增强了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